诊室里,一位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老太太小心翼翼坐下。她70多岁,耳朵听不清已经好几年了,一直以为是年纪大的缘故。在黔西南州望谟县的这次义诊中,杨荣刚用电耳镜检查发现,她其实是单侧分泌性中耳炎,中耳腔里积满了液体。
“老人家,这不是老了就该听不见,是能治的。”杨荣刚温和地说。在乡镇卫生院的简易设备下,他为老人做了穿刺引流。当积液被抽出的那一刻,老太太突然睁大了眼睛:“医生!我听到起咯!真的听到起咯!”
这个瞬间,杨荣刚记了很多年。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,他24年来一直致力于让更多人“听见世界的声音”。
初心萌发,从基层走来的医者
1996年,杨荣刚考入贵阳中医学院(现贵州中医药大学),学习中西医结合专业。这位土生土长的贵州瓮安人,从此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。
毕业后他留校做了三年基础医学教师,2004年考取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,专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方向。在上海三甲医院的求学经历,让他感受到了家乡医疗水平与一线城市医疗水平的差距。
而学成归来后,县城老家同学的孩子发生的一件事情,——孩子当时耳朵里进了异物,孩子所在地的医院诊断明确,却在当时十几年前设备和技术都不到位的情况下,取不出来。最终是家长带着疼痛哭闹的孩子奔波一百多公里来到贵阳,找到杨荣刚后,他只用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。这件事让他开始思考:怎样才能让基层百姓不再为“小问题”而长途奔波?
天创优配-沈阳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炒股公司-全国前三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